核心期刊网

利用《论语》经典引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

 文章来源:中国核心期刊网     更新时间:2018-04-27 19:19

摘 要:众所周知,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杰出成就,古代圣贤察己省身的心得感悟,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、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。立足当代实践,着眼民族未来,以礼敬自豪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资源,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、润泽学生,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价值追求。文章以“人教版”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二单元为例,谈一谈《论语》对现行教材的指导作用,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文化自觉,产生文化自信。
  关键词:《论语》;道德与法治;传统文化
  作者简介:程劲梅,湖北省沙市实验中学教师。
  中图分类号:G631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1-0568(2018)03-0129-02
  实践证明,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,恰当引用《论语》中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,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,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,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等内容,能引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,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,并培植起丰厚的文化底蕴。
  一、加强同伴交往,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
  【相关《论语》表述】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: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;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”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,等等。
  【设计意图】
  1. 帮助学生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
  伙伴、同学、朋友已经成为中学生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。中学生已经觉察自己交往范围和交往深度的变化,并期待获得真正的友谊。古人也是这样,司马牛有两兄弟在宋国作乱,司马牛想劝阻也没用,所以子夏劝司马牛放开胸怀,与同学、朋友相处融洽,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
  2. 帮助学生借朋友之长补自身之短
  我们的言谈举止、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。我国历史上既有管鲍之交的佳话,也有范式、张劭同窗践约,情比金坚的美谈……“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,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”。看一个人的实力,要看他的兄弟(姐妹);看一个人的档次,要看他的对手。正是朋友的理解和支持、忠诚和信任、肯定和关心,让我们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。朋友之间共同的话题、兴趣爱好、经历、成长,都有利于我们增长见识、开阔视野、活跃思维、生成智慧、健全人格。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,我们会遇到直、谅、多闻的朋友,也会遇到便辟、善柔、便佞的朋友,我们要慎重选择,行稳致远。“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无惮改”,即看到别人的长处,发现自己的缺点,不要怕改过;甚至“故旧不遗,则民不偷”,惦念老交情,继承老传统,社会风气都很淳朴。
  3. 引导学生拒绝朋友的不合理要求
  友谊,不管是给予还是接受,都应该是双向的,不管是分享还是分担,都应该是共同的。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”古人崇尚的友谊,是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的心灵相遇,是“君子以仁会友,以友辅仁”的志同道合。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,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。齐人孙膑把魏人庞涓当朋友,庞涓却嫉贤妒能,把孙膑当死敌,置孙膑于死地而后快,孙膑在田忌的帮助下逃出了魏国,并最终在马陵道打败了庞涓。庞涓害人终害己,是因为没有容人的雅量,不能正确对待朋友之间的竞争。学会拒绝朋友提出的不合理、不合法要求,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,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。
  【教材链接】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
  1.朋友是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“重要的他者”。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,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  2.我们需要真诚、友善的朋友。朋友见证了自己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,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,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。
  3.友谊的3个特质:友谊是亲密的;友谊是平等、双向的,友谊讲究投桃报李,注重礼尚往来;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,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、家庭背景、学习成绩,等等。
  4.澄清对友谊的认识,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。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;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,在竞争中要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,要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;友谊不能没有原则,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来维持所谓的友谊。
  【活动探究】七年级(1)班的学生决定举行一次有关友谊的网上大讨论,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,请你参与其中,并积极发言,以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。
  网上读历史故事或古诗 请你发言的问题
  小小蜗牛:今天读来,依然感动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中记述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交往和谅解:“管仲曰:‘吾始困时,尝与鲍叔贾,分财利多自与,鲍叔不以我为贪,知我贫也。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,鲍叔不以我为愚,知时有利不利也。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,鲍叔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不遭时也。吾尝三战三走,鲍叔不以我为怯,知我有老母也。公子纠败,召忽死之,吾幽囚受辱,鲍叔不以我为无耻,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。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鮑子也。’”
  (1)友谊的哪些特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?(至少3种)
  (2)管仲临终前,齐桓公问他,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?管仲说不可。你如何看待管仲的绝情?
  沙漠绿洲: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  (3)你读了这几句《诗经》经典,认为友谊的特质是什么?
  扬帆远航: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概括起来就3件事:第一,庞涓残害同门;第二,桂陵之战;第三,马陵之战。这3件事将孙膑和庞涓从原来的同窗好友变成了敌人,最终势不两立、兵戎相见。
(4)孙庞斗智的故事还精简衍变成一个成语——孙庞斗智,从这一成语中反映出真正的友谊要澄清什么?
  心誠则灵:管宁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。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欲废书出观。宁分席分坐曰:“子非吾友也。”
  (5)请你列举类似的关于朋友的故事,或者自己的交友经历,印证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观点。
  以上活动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友谊的特质、友谊的澄清和友谊的好处,考察的角度、形式较为灵活。重点从友谊中获得的温暖、支持,友谊的特质,以及正确对待竞争等方面进行综合把握,达到精选习题、达标巩固的目的。在教学中,只有将道德知识的学习寓于轻松、活泼的活动中,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兴趣,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与体验中构建知识、感悟生活、培养能力。
  二、讨论交友误区,帮助学生正确交友
  【相关《论语》表述】“与朋友交,敬而远之”“益者三乐,损者三乐:乐节礼乐,乐道人之善,乐多贤友,益矣;乐骄乐,乐佚游,乐宴乐,损矣”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等等。
  【设计意图】主要针对学生交友可能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探讨,进而引导学生全面地把握友谊。彼此尊重是我们交友要遵循的基本准则。“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则止,勿自辱焉。”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,掌握好亲疏的分寸,这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。规过劝善,适可而止,是朋友真正的价值所在。在人生的旅途上,朋友伴我们同行,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。如果我们已经建立了明晰的交友价值标准,就能够把社会给予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的张力,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志同道合、志趣相投的友谊,更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。这样的友谊,永葆青春的活力。
  【教材链接】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
  呵护友谊: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,以行动表达关心和支持;学会尊重对方,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,给予朋友积极、合理的建议,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;学会正确处理冲突;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。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,对所有人以诚相待。
  【活动探究】
  1.“与朋友交,敬而远之”“益者三乐,损者三乐:乐节礼乐,乐道人之善,乐多贤友,益矣;乐骄乐,乐佚游,乐宴乐,损矣”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等《论语》经典语录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?
  2. 这些语录对你有何启示?
  3. 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“友善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?
  综上所述,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已有的社会经验,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,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。通过《论语》经典语录调动学生积极性,使知识学习、道德学习和经典语录相结合,引导学生合作探究,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,发现问题,受到启迪。实践证明,经典语录的引领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历史、道德与经典的相融相通。 


Copyright© 2017 - 2018 核心期刊网©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38938号-1
客服QQ:565552016 地址: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升龙商业广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