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土壤与作物》(季刊)创刊于2012年3月,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,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,是我国又一个有关土壤学、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。将认真贯彻“双百”方针,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,旨在介绍土壤与作物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,促进土壤管理的优化和农田生产力的持续提升,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交流平台,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发展,在科学性、规范性、严谨性和实用性上体现出刊物的特色。重点刊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与作物交互作用的过程、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层面的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,包括土壤肥力质量与作物生产力、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与作物生育、土壤有益/病原微生物与作物互作、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根际微环境等与土壤-作物互作相关的土壤生物化学和物理学、分子生物学、作物逆境生物学和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等。
《土壤与作物》杂志评价信息:
(2017版)复合影响因子:1.255
(2017版)综合影响因子:0.784
《土壤与作物》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;中国引文数据来源期刊。
《土壤与作物》杂志主要栏目:
研究报告、文献综述、简报、专题研究
《土壤与作物》杂志投稿征稿要求:
1、《土壤与作物》文稿应资料可靠、数据准确、具有创造性、科学性、实用性。应立论新颖、论据充分、数据可靠,文责自负(严禁抄袭),文字要精炼。
2、《土壤与作物》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,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。作者姓名、单位、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,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,排好先后次序,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。
3、《土壤与作物》文章要求在2000-2400字符,格式一般要包括:题目、作者及单位、邮编、内容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参考文献等。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。
4、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,尽量少而精,表格使用三线表;图要使用黑线图,绘出的线条要光滑、流畅、粗细均匀;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》为准,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。
5、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,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,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。
6、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,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。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,不同意收录的稿件,请在来稿中声明。
发表文章、投稿、咨询方式:
电 话:13526709109(同微信)
联系人:编辑汪老师
Q Q : 565552016
投稿邮箱:565552016@qq.com
了解更多杂志详情请点击:www.hxqikanlw.com
《土壤与作物》杂志最新目次:
地埂水土保持技术回顾 宋春雨;屈远强;张兴义;陈强;杜书立;1-12
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与土壤养分、植株养分的关系 胡美美;于世欣;付乃鑫;崔秀敏;王秀峰;13-21
植物-土壤-微生物间碳流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王艳红;于镇华;李彦生;刘俊杰;王光华;刘晓冰;谢志煌;Stephen J Herbert;金剑;22-30
不同鱼-菜比值共生系统的水体无机态氮磷含量变化 陆宇辰;赵牧秋;31-37
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耕层全氮的影响 郭亚飞;翟正丽;张延;张晓平;陈学文;梁爱珍;38-46
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对后茬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岳德成;史广亮;韩菊红;柳建伟;姜延军;李青梅;胡冠芳;贾春虹;47-54
行向和种植方式对生育后期玉米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 田畅;王洋;卜险峰;55-62
生物有机肥对黄土高原沟壑区胡麻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东亮;肖贵;刘军秀;白键;牛彩萍;王剑;方子森;63-70
东北黑土氨基糖研究与展望 陈旭;韩晓增;严君;71-78
垄距和天气对玉米灌浆期开顶式气室(OTCs)增温效果的影响 雷振锋;郑海峰;沈国强;王佩将;付尧;79-88